民族作文推荐8篇
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围绕主题展开详细论述,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从而增强沟通能力,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民族作文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民族作文篇1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故乡的粽子和外地不一样,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故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故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故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因为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非常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非常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故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民族作文篇2
春节:潮汕人过年,从腊月廿三就已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方落下帷幕,其间的高潮当是“除夕”和“新年”。祭祖、贴春联、围炉、送压岁钱、守岁、辞岁??这些习俗都要在过年夜(潮汕地区对“除夕”的说法)之前完成。 游神:把老爷请上金膝木雕做成的金壁辉煌的“轿子”,由选定的年轻力壮的青年抬的着,前导抬着“××老爷出巡”、“肃静”、“回避”等匾额,犹如古代官员出巡。
潮汕民间舞蹈,如英歌舞、车鼓舞、骆驼舞、蜈蚣舞、麒麟舞、鳄鱼舞、白马舞、孔雀舞、鳌鱼舞、双鹅舞、舞鲤鱼、舞九鳄、布马舞、舞狮、舞龙、耍竹龙等,都是游神赛会时的把戏。
潮汕锣鼓队:每年正月至二月,各乡各里游神赛会的标旗队,有潮剧戏出人物,有潮乐队,有潮汕锣鼓队,还有茶担。标旗队中穿袍的乡里老大、着唐装的童佬,洋洋大观。晚间,在老爷宫前的戏台上演潮剧,做木偶戏,热闹非凡。有的乡村游神锣鼓队光锣就有36面,有的乡村游神后,连续演大戏。游神时锣鼓声、鞭炮声震耳欲聋;人们的个个喜气洋洋,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这些美妙绝伦的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首悦耳的新年颂歌,它是那么和谐,那么令人心醉。
发“压肚腰”:午夜十二点,新年钟声响起时,家里的长辈则要给小辈们发“压肚腰钱”(利市),已经参加工作的小辈也要封红包孝敬长辈。“送压岁钱是潮汕过年夜习俗中重要的一项,家里的长辈要给小孩压岁钱,俗语叫‘压肚腰’,意思是孩子们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大人给小孩分发压岁钱的同时,照例还有一番勉励祝福的.吉利话。到了睡觉时,将这份礼物名副其实地“压”在孩子们的枕头底下,伴随他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除夕夜,共迎新的一年到来。
民族作文篇3
舞蹈,看到这个词,大家便会联想到在那灯光闪烁的舞台上,演员们那让人陶醉的舞姿。但是,大家想过舞台下那几十年的泪水与汗水吗?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体会,我是最深的。民族舞也许就是上天给予我的一条走向成功的路。
现在我还在书声琅琅的教室里上课,但是也许因为某次转机,我就将要到洒满泪水与汗水的艺术学院里苦苦累基本功,这门艺术支持着我的信念,让我在九年的民族舞生涯里挥下泪水与汗水,最终有所成就,有所创造,这九年里我从未放弃过,也许我还要再走这条路,但是,我必需洒下泪水,洒下汗水,从三岁起,我从刚刚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时,我就开始用小床当舞台,扎着小辫子,跷着兰花指,踮着小脚,依依呀呀地唱起来,跳起来。这种闩子,我过了一年,四岁那年,妈妈给我请了个舞蹈老师,我柔嫩的身子便成了这位严格的老师手中的一块生面团,拉过来,扭过去,甩过来,伸过去,……家里人惊奇地发现我这个一贯被宠坏了的小公主竟然没有哭一声,喊一声,外婆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泪水与汗水,偷偷转过身躲进房间抹眼泪。
数不清的春夏秋冬过去了,我也渐渐长大了,我不再是那个稚气未脱的唱着“依依呀呀”的歌的.孩子了,我的基本功扎实了,下腰到地还能抓住脚腕,顺着脚腕爬到膝盖,抓住膝盖了;前后翻、倒立、滚毛、空翻……这些我都不在话下,这些年里,我挥的泪与汗已经可以积成一条小河了,我也屡次登上了我遥不可及的舞台,在一次次成为灯光闪耀的舞台上的主角时,成为千万观众目光的焦点时,我一次次地感慨这条路的崎岖与最终的成就。台上三分钟,台下的我已经经历了九年的民族舞生涯,无论这条道路多么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我的舞台,我爱民族舞……
民族作文篇4
济宁,孔孟桑梓之乡,文化礼仪之邦,有丰富的人文古迹,位于曲阜的“三孔”已成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计其数。孔孟儒道继世长,运河文化贯古今。身边的传统文化,让我们感受到济宁的人文地理和悠久的历史。
甏肉干饭香气四溢
米饭粒粒饱满,甏肉质地柔嫩、肥而不腻、烂而不糜,海带软糯可口……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济宁人,甏肉干饭应该再熟悉不过了。松软的米饭配上可口的海带、甏肉、卷煎、肉丸子,真是锦上添花。生长在运河之滨,享受到这样的美味,这就是我身边的传统文化。
巧手剪纸令人叹服
一双巧手,一把剪刀,一张红纸,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可这三者若是结合起来,人们还不得不叹服。/一只纤细的手拿起剪刀,另一只手轻轻掌着红纸,剪刀在巧手的灵活操纵下在红纸中不断地穿梭,让人眼花缭乱,地上不时落下几片不规则的纸片……不一会,一张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剪纸就出现了。徜徉在民间文化,欣赏到这样的技巧,这就是我身边的传统文化。
儒雅之气蔚然成风
弯下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