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优秀教案6篇

时间:2025-11-19 17:01:10 分类:教学文档

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案中应设置讨论题,教案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发展,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社会优秀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6篇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小白兔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喜欢交朋友,愿意夸赞朋友或给好朋友送礼物。

3、体会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录音笔、自制作品和玩具、白板课件。

2、经验准备:

(1)知道信的用处。

(2)能说出自己的好朋友名字,愿意“夸夸我的好朋友”。

活动过程实录

一、开始部分:谜语导入

(1)谜语: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红的,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2)师:出示课件第一幅图

(3)师: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关于小白兔的故事。请大家和我一起认一认:《桃树下的小白兔》

二、展开部分

(一)故事第一部分:

1、播放故事(白板课件)

2、出示白板表格,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1)师:小白兔把花瓣寄给了谁?朋友们收到花瓣后的心情。

(2)师:假如你是小山羊,你愿意和小白兔做朋友吗?

3、引导幼儿理解小白兔愿意和朋友们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

(二)第二部分:继续听故事

1、师问:朋友们为什么来找小白兔?

2、师问:大家为什么围着老桃树跳舞?

3、引导幼儿接受馈赠要表达谢意。

(三)第三部分:出示班级照片墙和语音

1、根据照片墙播放幼儿录音《我眼中的好朋友》(白板课件)

(1)师问:咱们班里也有你的好朋友,想听他一听你在朋友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吗?

(2)师问:听到好朋友的话,你们什么心情?

2、提示幼儿说完整话,体会有朋友的快乐。

(四)第四部分:白板游戏

1、师问:如何是我的好朋友更快乐?

2、借助白板展示图片,教师操作白板开始游戏

3、总结出“问候、关心照顾、与好友一起游戏活动”等内容来是自己的好朋友更快乐。

(五)给弟弟妹妹送礼物

1、去小班找弟弟妹妹交朋友,并赠送礼物。

2、提示幼儿正确礼仪!

(六)集体舞时刻

1、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

2、与小班弟弟妹妹一起放声歌舞。

三、结束部分:

师:老师希望你们记住这美妙的时刻,希望你们交更多的朋友,多给朋友微笑、多和和好朋友跳舞,互相谦让、友爱,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活动小结

本次活动中我想到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多看、多听、多感受。譬如,在开始的故事环节,通过看和听引导幼儿知道好朋友间要学会分享和致谢,听录音环节让幼儿了解朋友的重要,要学会多夸一夸自己的好朋友,同时贯穿了说完整话的内容。赠送弟弟妹妹礼物环节是让幼儿明白如何叫新朋友,如何和朋友相处等。集体舞环节即扣住故事内容,又帮助幼儿深刻体会和朋友一起的快乐。

白板技能方面我尝试用遮挡、拖拽、切换、插入、判断对错游戏等方式吸引幼儿,引导幼儿清晰理解故脉络,通过图示文字和故事内容等理解与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本次活动的优点:白板课件吸引幼儿注意力,教师语气生动。能够围绕目标设计活动内容。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好朋友的快乐。

本次活动的不足:送礼物和集体舞环节应该在设计的丰富一些。集体舞音乐应选用节奏感较强的音乐。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知道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幼儿从小学会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了解种树的益处。知道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增强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知识的准备(由各班老师负责)。

2.活动材料的准备:各班自备小花盆、小水桶等种花工具。

3.活动场地的布置。

活动过程:

一、宣读爱护植物倡议书

全体幼儿跟读倡议书

二、邀请园长讲话

三、全体幼儿与老师齐唱关于植树节歌曲。

齐唱歌曲后,请个别班级唱出更多的歌曲。

四、植树节的知识问答环节。

五、观看表演:

由大八班的幼儿为大家表演舞蹈。

六、各班自己组织幼儿进行植树活动。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了解树有美化环境、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和防风、防沙、防洪等作用。

2、 认识3月12日植树节,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意识。

3、 体验在不同环境下人们所产生的不同情感,知道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4、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电子课本、幼儿用书、沙漠等等图片、自制节日牌一个。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引入活动。

1、教师讲述《大森林的故事》。(故事内容见附页)

2、引导幼儿思考故事的启示。

——师:村子被风吹垮了吗?被沙埋了吗?被洪水淹没了吗?(没有)

——师:刚刚的故事告诉我们,树可以防风、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防止土地沙化。

——师:请你们再想一想如果没有了树,还会怎样呢?

二、教师借助图片和多媒体,引导幼儿认识树的其他作用。

1、美化环境的作用。

——教师出示两幅不同的画面,请幼儿说一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一幅有花草树木、一幅是沙漠)

——师:如果这两个环境不同的地方让你选择,你愿意住在哪儿?为什么?

——师:树木(花草)可以把周围环境打扮得非常美丽,使人们心情舒畅,这是树的其中一个作用。这种作用我们叫它“美化环境”。

2、净化空气的作用。

——教师选择两幅空气差别比较大的图片。(一幅绿树成荫,蔚蓝天空,人们的脸上有笑容;一幅有人在雾霾的天气里咳嗽,看不到任何的树)

——师:两幅图中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

——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师:如果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会呛得咳嗽、恶心,时间长了,还会生好多疾病呢。

——师:后来,人们发现了一个秘密,树多的地方,空气特别新鲜,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排出氧气,使空气变得新鲜干净。于是,人们就在不同的地方种很多很多的树。

——师:这是树的另一个作用,这种作用叫“净化空气”。

3、调节气温的本领。

——师:天气炎...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