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案8篇
教案中应包含教学方法的选择,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案的评估标准应明确,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七律,长征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七律,长征教案篇1
一、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
3.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二、课前准备: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初步感知诗歌中较难理解的词语
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1935年9月红军长征经此.
三、教学过程:
(一)诵读品悟,领略诗境,听一听《长征组歌》中的段落,谈一谈你所了解的长征。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初步渗透相关的诗歌知识
(二)指导朗读。
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考虑.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播放长征歌曲,以唱配诵.以唱带诵 讨论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七律,长征教案篇2
【教材分析】
?长征》是毛主席饱含胜利的喜悦和革命热情所创作的一首七律。作者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概括出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主义气概。短短四句诗成为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认读三个生字,理解重点词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大意。
能力目标:继续培养抓住诗眼去品悟诗歌语言的精妙,从而体会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体会红军长征战胜种种艰难险阻,感受毛泽东和红军将士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
2、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年是20xx年,75前的10月,中国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壮举。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一年的时间里红这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经受无数次考验,当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毛泽东写下了《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七律长征》这首诗。
二、范读诗句。
三、看图。配诗、解意。
给画配诗(颔联和颈联),说一说每句诗的含义。
播放“飞夺泸定桥”电影片段,感受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课文,悟诗情
学习诗歌更重要的是要品读诗歌,感悟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怎么样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呢?抓住重点词语去体会和感悟。
同学们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一读课文,抓住诗句的重点词语,认真品味,相信你一定有新的感悟。
(分小组自由读,感悟诗句所用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播放《长征》诗歌朗诵。
六、拓展延伸:
探究;长征精神是什么精神?
新时代还需要长征精神吗?
总结:和平年代的长征精神脉脉相传,具有长征精神的人,就在你、我、我们身边。图片展示:运动健儿。解放军战士科学考察队员
七、教师小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
五岭
千山乌蒙
不怕岷山只等闲
万水金沙江
大渡河
七律,长征教案篇3
教案课题:七律·长征(毛泽东)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作的深刻含义,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乐观积极的斗争精神。
2、了解“七律”的特点,体会诗歌中艺术的概括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目标1、2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长征是中共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七律·长征》真实而艺术地记录了这一历史。让我们循着诗人的笔触去体会那一段历史,去体会融入那一段历史、与那段历史息息相关的的精神。
二、阅读主场
(一)介绍知识
七律:
1、八句,每句七字。
2、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二、四、六、八句尾字押韵。
4、至少中间两联对仗。
(二)研读课文
1、引导学生理解首联与其他三联的关系、关键词语的含义
首联是总纲,其他三联是细目(纲举目张)。
“远征难”:行程之远,时日之长,代价之大,经历之苦;自然中的险山恶水、严寒酷暑,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张国焘的分裂。
“只等闲”:经历多而显得平常,寻常、平常又显现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
2、引导学生概括总纲下五个画面(细目)的意思,理解其中几个关键词语表达上作用。
概括画面:
(1)腾跃五岭
(2)疾跨乌蒙
(3)巧渡金沙
(4)飞夺泸定
(5)喜踏岷山
关键词语:“腾”“走”“拍”“暖”“横”“寒”“喜”“开颜”。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试读
2、教师指出其不足,并作示范、指导。
第一联朗读稍慢,读出磅礴气势,注意体现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二、三联用轻松的语调朗读,再现什么困难也难不倒红军战士的意境。尾联注意体现出欣喜、喜悦,表达出红军战士获得胜利时难以抑制的心情。
(四)教唱《七律长征》
三、阅读尾声
(一)研究、讨论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二)研究、讨论“探究·练习”各题。
(三)课外延伸阅读:《中国历史》或其他资料中关于“长征”的记载。
(五)课外作业:
1、从《课课练·长征》中任选两题。
2、跟家长交流阅读《七律·长征》的感受,并以“为长征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