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的科学教案精选6篇
教案应明确教学目标,帮助教师和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教案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沙的科学教案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沙的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分辨出不同质地的纸,并探索不同纸张的吸水性。
2、愿意尝试合作进行小实验,初步学习记录。
活动准备:
1、用泡沫纸、瓦楞纸、餐巾纸、手工纸、皱纸做的“纸娃娃”每组二套
2、 2人一组,每组水盆1只,记录表格1张,笔1支
活动过程:
一、引出“纸娃娃”,分辨他们不同的质地。
1、师:今天来了一些小客人,他们做自我介绍。
2、教师以纸娃娃的口吻说话:“大家好,我们都是娃娃,请大家猜猜,我们是用什么纸做成的?请大家都来摸一摸,然后告诉大家你的发现,好吗?”(幼儿摸一摸,看一看)
3、请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师:你发现什么颜色的纸娃娃摸上去是什么感觉的?(幼儿讨论回答)
4、教生小结:这些纸娃娃有的是用瓦楞纸做的、有的用餐巾纸、有的.用泡沫纸、有的用手工纸、还有的用皱纸做的。
二、讲“纸娃娃”的故事,引导幼儿实验记录。
1、纸娃娃出海旅行了,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会遇到大风浪、会湿)
教师继续讲故事——原来纸娃娃一个个都跳进海里游泳了,咦,纸娃娃们能不能游泳呀?为什么?(幼儿自己发表意见)
2、到底纸娃娃能不能游泳,我们来试试看。(幼儿到准备好的水盆边,教师引导幼儿实验,交代任务:2人一组,把5个纸娃娃都一起放到水里试试,看看能不能游泳。)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实验结果。每组派一位幼儿介绍,说说不同的意见。
4、小结:刚才我们用小实验的方法,发现有的纸娃娃会游泳,有的不会,这是为什么呢?(个别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原来不同纸张的纸娃娃在水中有不同的吸水性。
5、刚才我们知道纸在水中会吸水,慢慢的沉下去。那么到底哪些纸娃娃吸水快,先沉下去?哪些纸娃娃吸水慢,后沉下去呢?现在让我们再试一试,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好吗?(引导幼儿用数字记录吸水快慢)交代任务:沉的最快的用数字“1”来表示,依次记录下顺序,一组请一人记录。
6、幼儿第二次操作,记录吸水快慢的情况。
7、交流分享实验结果,每组派一位幼儿介绍
三、继续讲故事,引发幼儿再次探索的兴趣。
1、娃娃刚才都游过泳了,身上湿漉漉的,小船长请纸娃娃来烤火。——纸娃娃能不能烤火呢?
2、怎样才能帮纸娃娃晾干呢?(个别幼儿回答:晒太阳、做运动、风吹干)
3、现在我们就把纸娃娃带到外面晾干吧。(幼儿随律动音乐出活动室)
四、活动结束。
会游泳的纸娃娃
请小朋友在浮着游泳的纸娃娃空格处打“ √ ”,沉着游泳的打“ × ”。
不同纸张的纸娃娃
浮着游泳的打“ √ ”,沉着游泳的打“ × ”
给纸娃娃沉得快慢排序
沙的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时钟的认识,学会看整点、半点。
2、感受时间的长短和更替,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1、教师出示教育挂图〈我当报时员〉、学习包〈制作玩具钟〉
2、准备闹钟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育挂图,指导幼儿思考图中分别表示几点钟,他们在做什么,引导幼儿看图拨出对应的整点或半点。
2、指导幼儿取出卡纸〈制作玩具钟〉,自制一个玩具钟。
3、教师与幼儿温习辨认整点。请幼儿看挂图拨出相应的时间,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获得经验,当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点整。
4、转动时钟,请幼儿观察半点钟的基本特征。利用玩具钟,请幼儿尝试看挂图拨出半点钟。引导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活动获得经验:当分针指到6,时针指到两数的中间就是半点。
沙的科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风速叫做风级。
2、了解一些判断风向和风cb稠油泵力的方法,认识风向标和风力计。
3、知道不同等级的风造成的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
会用多种方法来观测风向,会根据观察自然现象估测风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能够制作风向标,并知道怎样使用。了解风向标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手绢、纸巾、纸zb燃烧器泵屑等轻飘物体。
观测天气的器材、记录本、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观测风向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看看,今天刮clb型沥青泵的是什么风?风吹来的方向。
分小组进行观测。
2、将自己记录风向和风力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上。
3、小组汇报。
4、教师小结。
5、组织学生熟读并背颂这首风级歌。
6、动手制做风标和风力计。
7、准备好制做材料。
8、做好后在小组内进行评价。
9、连续观测一周的cg高温齿轮油泵天气情况,把结果记在活动记录上。
三、课后作业
沙的科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小汽车在不同角度的斜坡上行驶的情况,知道过大的斜坡,会使汽车翻掉。
2、通过实验记录养成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三人一组、板、积木三块。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 与幼儿讨论小汽车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跑的有快又远。
(2) 介绍记录方法。
2、幼儿进行操作。
3、讨论操作结果。
教师:大家看了活动,很有收获,也有一些想法想和您交流。我们边回顾边交流好吗?
杨:先说说设计这次活动的起因。现在的孩子不论男孩女孩都有小汽车,都玩过小汽车。从他们拥有的汽车档次来说有遥控的、装电池的赛车、最差的也是回力车。车有很多玩法却很简单。在玩得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多少知识经验。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引起幼儿开动脑筋去玩,同时获得有关汽车、摩擦力、惯性等方面的经验。养成记录总结的习惯。
活动回顾:师生进行讨论
教师和小朋友进行讨论怎样使我们的小汽车跑得又快又远。
生1:用力推小汽车就跑的又快又远;
生2:在斜坡上小汽车跑得又快又远。
教师:孩子讨论的气氛特别热烈,情绪高昂,师生互动起来。
杨:因为,我觉得这个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