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人员个人事迹6篇
了解事件的各个方面,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等,有助于写出更加生动、具体的事迹材料,具体详实的事迹描述是展示个人品行和才华的最佳方式,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基层工作人员个人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基层工作人员个人事迹篇1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普通人不普通的灵魂。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工作中,市政调度中心马勤斌同志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坚决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守初心、担当使命、迎难而上,以担当精神和过硬作风,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应尽之责。
作为办公室主任的他,在疫情开始之初,为我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挨个询问排查14日内有涉疫地区旅居史的人员、离兰人员涉疫地点、更新兰州感染活动范围,对上班人员体温监测排查,组织对办公区域内的每一个角落进行消毒和防护,负责干部职工、派遣人员及共同生活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同行密接人员自查情况进行每日统计后上报,对休假职工的情况逐一电话联系排查,切实掌握每位职工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和同事们一起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引导工作,收集并整理下沉社区人员报送的工作照片,及时给各股室发放抗疫物资等等,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事无巨细,生怕有所遗漏。
坚守使命,是无悔的选择。10月26日,在全省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期,根据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要求,结合中心疫情防控工作实际,除保运转人员外,一律居家办公。听到这一消息后,他主动报名下沉到社区,第一天上岗就与社区工作人员和其他志愿者张贴了一上午的疫情防控公告,在核酸检测现场作为秩序“维护者”不间断的巡查劝导,协助维持现场秩序、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信息采集、并为群众答疑解惑、帮助有困难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完成核酸检测,在小区出入口做好体温测量、出入登记和劝返工作,他说:“我们是小区居民的守护者”。因为家中还有年幼孩子要上网课,他的值班时间大多安排在上午和晚上,虽然工作内容简单,但是深知责任重大。每天晚上在室外卡点站岗五六个小时以上,站时间长了寒气总是先从脚上袭来,站一儿就得来回走动,以增加运动量来取暖。可他还是觉得很内疚,恨自己不能多分担一点工作,不能多值一班岗。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中华民族向来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民族,中国人民向来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人民。只要我们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打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基层工作人员个人事迹篇2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在特殊背景下所折射出来的担当,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品质,也是他心底最温暖纯良的东西。深秋十月,当肆虐的病毒“德尔塔”再度席卷而来,政府全面布控,百姓听令居家,整个城市安静了下来。然而在这安静的背后,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路灯设施养护所接到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任务后积极响应,全体职工第一时间到自己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到,协助社区进行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90后那一个个年轻的背影在抗疫一线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岳建晓同志就是其中一员。他是防疫阵线上的排头兵,始终奋战在社区防疫工作第一线,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九零年出生的他是一名复转军人,几个月前才刚刚步入婚姻的殿堂。妻子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接到下沉任务的时候,他第一时间选择妻子所在的团结新村街道红星巷社区开展志愿者工作。因为他了解,妻子所在社区居住人员关系网复杂,人员基数庞大,工作任务繁重,他想为抗击疫情多出点力,早日结束这场战斗,让人们的生活恢复正常。从下沉社区的第一天起,十几天如一日,红星巷社区管辖的片区四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搭建临时帐篷、维持检测点秩序、小区宣传、入户调查、卡口点值守,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拉送防疫物资,接送医护人员……社区里的各项工作他都干了个遍。妻子的同事忍不住打趣地说:“这可真是亲老公,真当铁人使。”岳建晓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勇担重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力当好抗击疫情的“冲锋者”。
在疫情形势严峻的那段时间里,他和妻子每天五点半就来到社区,天还没亮就在昏暗的灯光下帮着妻子开展防疫工作,往往一忙就忙到夜里一两点,天都黑透了才回家。有时候完成自己夜间卡扣点值守的志愿者任务后,又在社区帮一整天的忙,白天黑夜连轴转。常常一整天吃不上一顿热饭,喝不上一口热茶。面对抗击疫情繁重的工作,他没有退缩,没有抱怨,反而越战越勇,每天都鼓足了干劲,无私无畏做好疫情防控的“后勤兵”。
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岳建晓同志还是路灯设施养护所一名一线维修人员,按照住建局“四保”要求,平时还要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路灯设施进行维修,解决社区求助问题、处理投诉事件、排除监控系统巡检故障,在设施维护的工作中都能看到他一丝不苟、尽心竭力工作的身影,是一名尽职尽责的“维修员”。
岳建晓同志是路灯设施养护所众多90后年轻人的一个缩影,他们有着当代青年的朝气,也有着对社会和人民强烈的责任感。面对疫情,他们用自己的热忱、有力的肩膀扛起了阻击疫情的`重担。“我还年轻,我来吧!”一句简单的话语背后是一个个朴实年轻的脸庞,他们在抗疫一线不怕危险,不惧艰辛,永远都冲在最前面。
基层工作人员个人事迹篇3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平静和谐的生活,每一位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头笼罩着疫情阴霾。疫情发生后,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到这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的老同志宋强也依然成了一名战士。
宋强同志,他来年1月份就要光荣退休了,近期也由于身体有病刚刚出院,作为老同志本应在家好好休息,照顾年迈的老母亲和正在家中上网课的女儿,可他还是来到五泉街道禄家巷社区报到,成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10月22日,宋强同志到社区报到,工作人员看他年纪大了,为了照顾他没有排班,让他在家休息有什么事情随时通知他,但他没有同意,坚持要在小区值班,宋强说“我虽不是党员,文化程度较低,干不了什么大的事情,但是在小区值班、登记信息、检查健康码这些小事我还是能干好的”,社区的领导拧不过他,就安排他在小区卡口值守。他每天穿着防护服、带着老花镜,给小区出入的人员检查健康码、登记人员信息、通知每家每户进行核酸检测,他因年纪大、眼睛时常看不清,在人员信息登记时他让别人帮助登记信息,自己就仔细认真的核对,生怕疏忽登记错了。时常遇到部分群众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不了解,常常会有住户不配合、发牢骚,遇到这种情况,宋强就发挥他老同志的优势,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有时他还来个“以案说法”。他为了防疫工作与照顾老人尽量不冲突,主动要求将上班时间调在了夜里,这样虽然出入的人少了,但他要在深夜的寒风里守护小区的平安。
核酸检测开始,他就早早起来拿上喇叭在小区通知住户们核酸检测时间,他就一栋楼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