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省劳模事迹材料范文5篇
通过事迹材料展示了一个人在过去的努力中所展现出的坚持和热情,通过学习他人的事迹,我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年省劳模事迹材料范文5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省劳模事迹材料范文篇1
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在每一脚,每一处都显露出劳动的珍贵,有时虽是星星点点,却那样照耀人心。
劳动不止于辛苦,还带有微微苦涩的甘甜且伴有初出井底首望辽阔天空的滋味,这些都不是我从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所能触摸到的。作为一名劳动者内心深处的,最平凡又殊于一般的感受。
如果有谁问我:“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我第一个回答就是:“劳动者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平时生活中各种电器和工具我们是用得那样的心安理得,却不知这些东西背后掺渗着多多少少劳动工人们的汗水,只是一味地认为它们的存在是因为上帝伟大的赐予,所以从来不知道也没想过要去珍惜这些东西。通过学工,我们才大悟道:原来劳动工人们就是赐予我们“宝物”的上帝。还让我们意识到了事物的可贵性,告诉我们生活中方便我们的各种物品并非是它们自己“从天而降”,而是有着这么一群人一锤一钉,一钉一锤地铸造出来的,如果说世界的创造者除上帝还有第二的话,那么就是他们了——伟大的劳动者们。体验他们的劳动,教我们学会用感恩的心态看待世物万灵。
在春天,随着春天潇潇细雨的来临,我走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看见一位六旬的老爷爷正在给庄稼施肥,他没有满怀愁绪的恨春天的到来给他增添沉重的担子,而是辛勤的工作,脸上不时露出满足的笑容。那是一片绿油油稻田,那稻田里有着人们未来的憧憬,这一点一滴的努力,在别人的眼里,或许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我们生活中却是一颗颗流光溢彩的珍珠。
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就是无数埃及劳动人们辛勤的双手建筑而成的。胡夫金字塔是众多金字塔中最的,它高达146.5米(现高137米),边长230米(现长277米)。据统计,建造这座金字塔一共用了230万块石料,每块重达205吨,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罗多德的估算,修建胡夫金字塔一共用了30年时间,每年用工10万人。建筑金字塔动用了大量的劳力,这么大的劳动力,都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辛苦汗水筑成的,他们,不一般。
劳动,最光荣。
2024年省劳模事迹材料范文篇2
李淑霞,朝阳县北沟门子乡黄台子村村民,她积极加入共青团志愿者队伍,积极参加团的活动,无私奉献。在村里她家是一个普通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里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为人科善,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好评。
她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儿子、儿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她的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互相体谅,尊老爱幼,宽容谦让,形成了相互理解、尊重、关爱的文明家风。平时李淑霞忙完农活尽量多做家务,减轻老人的负担。婆婆年老多病,一发现老人身体不舒服,及时请医拿药,问寒问暖,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身心上得到了健康;在对待邻里的关系上,李淑霞总是能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左邻右舍相处和睦,邻里之间能做到相互照应,互相团结。邻里谁家有事主动去帮忙,李淑霞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邻里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这却使他们的这个家庭更加和睦,更加美满幸福
她积极支持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开展的每一项受捐助活动,他都能够积极参与并慷慨解囊。
她那和蔼可亲的脸上总是透露着灿烂的笑容,她那热心助人的事迹,总是让人念念不忘,一颗关心他人、温暖别人、金子般的心肠,构成了她外表与内在的统一美。
她对女儿疼爱有加,可她婆婆爱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觉得自家条件不错,儿媳妇不生个男娃在邻里面前抬不起头来,希望自己家也能如愿抱个孙子。但是,多次做儿子、儿媳工作,李淑霞夫妻就是不同意,还劝导婆婆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
今年3月的一天,村民王小英发现自己不足一岁的女儿不知为何不吃饭,老是哭,还发高烧。丈夫又外出打工了,王小英一人在家,急得直掉眼泪。李淑霞知道后,立即赶到王小英家,抱起孩子说:“走,快送医院,给孩子看病要紧”。经检查,孩子患了肠套叠,来晚了就会有生命危险,由于治疗及时,一周后,孩子康复了。
正是这点点的爱心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的`航向。
李淑霞是北沟门子乡一名优秀的共青团青年志愿者。
2024年省劳模事迹材料范文篇3
一片丹心育桃李 三尺讲台铸徽章
她,看上去平易近人,没有丝毫老资格教师的架势;她,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在同事眼里是一位好领导。她说话声音不大,字字句句却铿锵有力。从迈出校门,到现在成为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纯熟的教学艺术,三尺讲台上,她走过了30多个春秋。在30多年的执教生涯中,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她始终全身心地工作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忘我的工作热情、朴实的生活作风,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她就是江口镇中心小学教导处主任、小学高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师爱无边,细雨浇灌
,一九八一年参加教育工作,三十多年来,她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用沙里淘金的精神,转化了一个个后进生,培养了一批批尖子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品学兼优的人才。课堂中,她用亲、严、细、活、实的方法教育学生,以心发现心,以自己之火点燃别人之火,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个性特点的培养,使优生更优,后进生赶上。在她的悉心教育下,李悦、植许鋆同学被评为省、市的“十佳优秀少先队员”,一批批学生参加省、市、县的各科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生活上,陈老师用慈母之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微薄之力资助特困学生,她所担任班级的两兄妹生活在单亲家庭里,母亲拖着病重的身体,艰难地支撑着整个家庭。了解情况后,为他们买来校服、书包、学习文具等,并毅然承担起兄妹俩的所有学习费用,直到他们小学毕业为止。还自掏腰包为多名带病读书的留守儿童支付医药费。多元化的师爱,润泽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方法,赢得了学生、老师、家长的高度赞誉,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潜心教研,成果丰硕
教育是一项事业,其真谛在于奉献。教育工作者的伟大与艰辛,不仅仅在于他们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的工作历程,更在于他们潜心钻研教学,用心血孕育桃李的奉献精神。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xx老师潜心钻研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