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教研心得通用7篇
心得体会可以提升创造力并促使我们的思维发散,当自己的内心有存在不同的感受后,就应该及时写一写心得体会,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园本教研心得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园本教研心得篇1
为时两周的教研告一段落。在这两周里,我感到收获了很多东西,同时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也有了更正确的分析,也更加明确了自己以后学习的方向。
首先说我在本次教研活动中的学习。在这次教研中,我不得不认真地学习了纲要。说实在的,我不是一个勤奋的人,只不过是一个不甘落后的人。平时总是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把纲要的学习一推再推,说起来还是拿它不在意。这次教研中,为了更好的去做自己的课,更好地去把握老师们的课,我几乎天天在被子里看纲要。通过这段学习,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五大领域的课程,并且真正把握了每个领域课程的目标与要求,也对如何科学有效的围绕目标展开活动进行了反复地思考。
其次,说一下对自己知识结构的分析。体现在评课能力上。我认为我能够根据纲要设定的大目标来评价一堂课,能够正确把握一堂课的优点,亮点,与不足,但不能从细处,从精处来指导老师做课。甚至有时候有一些茫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多年来把精力放在了文化课,尤其是数学课上。拿出一堂数学课,我对他的目标设定,课程实施,方法是否科学到位,知识点把握的是否精准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对五大领域课程觉得力不从心。跟侯老师,裴老师几场听评课下来,心里觉得有了一些感悟,知道从哪里插手了。我想这几天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争取在下两周的教研活动中,使自己在五大领域方面的评课能力提高一个层次。
之后,我想说一下在本次教研中学到或应注意到的几个具体方面:
1,肖**的课给我很大的启示:让孩子动起来,用夸张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让幼儿在运动中感知,在体验中无意识地学习
3,幼儿表演和老师表演要在语言,神态,肢体动作上做到位。
4,问题的设定要有针对性,要科学,精准,不要有连续提问,否则会造成幼儿只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或最浅显问题。
5,给于孩子的是方法,而不要是知识。
6,要备好幼儿
7,不要陷入扣流程的误区。
8,小玲,红方的结课方式自然流畅,打破了以往“总结学习内容”的'刻板程序,值得学习
9,数学课要科学,精准的把握知识点,要严谨自己的语言。蒙数课的操作要预防两个误区:
a避免把操作变成对老师演示的验证;b避免指令性操作
10,数学课要把握住从实物—表象—抽象的层次引导幼儿,并且要提供系统化操作材料。
最后,对我自己的课《奇妙的声音》的反思:
1,本课能够按照“最近区”理论进行选材,目标设定符合社会课大目标的要求,符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和能力。
2,本课准备充分
3,本课每个环节的实施能够紧紧围绕所定目标展开。
4,本课能够通过让幼儿体验来获得知识,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符合纲要提出的要求。
5,本课的实施方法上没有备好幼儿,总是拿去年学二班幼儿的能力来要求本班孩子,导致课堂噪乱。致使设计好的问题都没按原设计的来提问
6,老师心情浮躁,急于成功,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幼儿,没有体现对幼儿的平等与尊重
7,结果:课上的一般。希望:能够在客班上一节同样的,重新设计过的课。
园本教研心得篇2
暑假是修整也是生长的季节,这个假期有幸加入省级学科带头吴姝姝工作坊,与优秀的团队一起修炼、成长,与有荣焉,幸甚至哉。在工作坊的精心安排下,20xx年7月27日晚8点,线上观看了由万千教育平台直播的周菁老师《学习故事是一段旅程》的专题讲座。周老师从“关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旅程、教师探究和发展的旅程、真实性评价和审辩式教学的旅程、创设公平学习环境的旅程”四个部分,以案例结合的方式为我们深入全面的解读了学习故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从接触《学习故事》到写《学习故事》大概有8年时间了,学习故事并不陌生,但是再次聆听了周老师《学习故事》的讲座后,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了学习故事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受益匪浅。
一、学而有知
1、什么是学习故事
学习故事是一套来自新西兰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源于玛格丽特·卡尔教授的灵感,是一种用叙事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的体系。“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是儿童在新西兰幼教工作者心中的形象,他们认为儿童也应该建构这样积极的自我认知。同时,学习故事又是在日常教育教学情境中所做的观察,是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下儿童学习过程的一系列“哇”时刻,是一系列高质量的“快照”或者记录下来的小片段。在故事里,儿童表现出一种或多种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
在学习故事的记录中,明确了主角是孩子,写给孩子,为孩子而写,让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价值看得见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是一种理念,一套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儿童建构作为积极主动学习者的自我认知“我是怎样学习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者”。
2、核心理念
儿童观: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课程观:幼儿园里所有人和物、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课程中一部分,儿童自主自发活动主导(兴趣)。
学习和发展观:学习是复杂的、情境性的。因而不是线性的,注重在参与过程中,在与人、环境和事件互动和互惠关系中学习和发展。
3、学习故事的结构
(1)注意:对儿童学习的观察(故事和照片)。
(2)识别:教师对学习的分析、评价和反思,如“我认为在这个情境中我看到了什么样的学习”,“关于某某,我今天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回应:教师为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制定的计划,如“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以支持、促进和拓展儿童的学习”。同时,一个学习故事还可以呈现家长和儿童的声音。
4、教学和评价需要遵循的四大教育原则
(1)激发力量和赋权。幼儿教育课程激发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力量,赋予他们主导自己学习的权利。“学习故事”激发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力量,让他们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和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2)整体发展。幼儿教育课程体现了儿童学习和成长的整体性。“学习故事”刻画一个整体发展着的独一无二的儿童。
(3)家庭和社区。家庭和社区是幼儿教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习故事”折射家庭和社区在儿童学习发展中的作用。
(4)关系。儿童在与他人、所处环境和事物之间建立的互动和互惠关系中学习。“学习故事”体现儿童和周围环境(人、物、事件)之间的关系。
二、学而有悟
“新西兰学习故事”注重的不是学习的技巧,不是孩子学会了多少本领,多少技能,而是幼儿园这个环境中,他们有探索能力,有学习能力,有品质的培养,精神的提升。是教师记录幼儿的活动表现,发现幼儿的一些良好品质,适时给与支持,扩展及深化知识,在记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