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逵的读后感6篇

时间:2024-06-19 12:01:28 分类:学生文档

值得写读后感的书籍有那些能够深刻触动我们内心、引发思考的作品,为了更好地理解书籍,我们应该写读后感来总结和归纳自己的思考,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读李逵的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李逵的读后感6篇

读李逵的读后感篇1

李逵是《水浒传》里的一条好汉,人称黑旋风李逵,小名铁牛,是个粗人。自从他投奔梁山后,日夜思念着自己的母亲。有一天,他要回家接母亲到梁山享福,好汉们没有阻拦他,李逵就直奔家乡。

李逵回到家里,看到他的母亲想他想得泪都哭干了,眼都哭瞎了,就立刻背起母亲到梁山去。李逵背着母亲一口气跑到沂岭,母亲口渴了,李逵就去找水。没想到,李逵找水回来的时候却不见他的母亲,李逵大吃一惊,是谁大胆偷走了他的母亲?他顺着地上的血迹,一直找到一个老虎洞,只见洞内的老虎正在残忍地吃他的母亲,李逵悲愤交加,举起大刀,劈头盖脸朝着老虎一阵乱砍。不知砍了多少刀,洞里的两只小老虎早已倒在了血泊中。这时,从洞口走进来一只母老虎,李逵用刀对准母虎尾巴底下,使出了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母虎粪门。由于同力太大,连同刀靶都到母虎肚子里了,母虎死了。接着,又跳出一只大虎李逵不慌不忙的砍中大虎颔下,大虎伤了气管,顿时死在岩石下。李逵就这样杀了四只老虎,但是他的母亲已经被老虎吃了一大半,看着可怜的母亲,李逵心如刀绞,他含着泪把母亲的尸骨埋了,又大哭一场,哭声振破山岗,让人心碎。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李逵的一片孝心被无情的老虎断送了,是赤子的孝心让他一口气杀死了四只老虎,报了仇,同时也给附近的老百姓除了大害,李逵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读李逵的读后感篇2

李逵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绰号“黑旋风”,在梁山泊位列第二十二位,上应天杀星。

看过《水浒传》的同学都知道,一提到李逵,有一个人绝对脱不了干系,那就是宋江。正如我的题目所说,李逵可真是宋江的小迷弟,迷到什么程度呢?迷到最后宋江要毒死李逵时,他竟然也心甘情愿。

可为什么李逵要如此死心塌地的追随宋江呢?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说法,据说是因为李逵早就在江湖上听闻了宋江的大名,所以一早就认定要让宋江当自己的大哥。不过在我看来,这种说法虽能说得过去,但基本等于胡扯,我是这样认为的;李逵同大多数梁山好汉一样,空有一具强健的身体,虽有十八般武艺,但却是愚人,而宋江不一样,他是个聪明人,愚人李逵碰见了聪明人宋江,便希望宋江带带自己,不犯那么多错误,不过这样看来,李逵也算不上愚人,能抱对大腿,也是一种智慧呀!

总的来看,李逵这一生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发与宋江、死于宋江。发于宋江:正是因为他追随了宋江的脚步,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救下宋江,才得以上了梁山,如果不是如此,他很有可能一辈子就只能默默无闻,做一个小狱官了;死于宋江:正是因为李逵对宋江太过忠诚了,宋江害怕自己被高俅害死后,李逵惹事儿,不得已才将李逵毒死。

李逵这一生,你说他跟对了宋江,宋江却害死了他,你说他跟错了宋江,宋江却带他辉煌过,因此只能说李逵虽看似走对了路,却也是这条路让他失去生命。虽然希望过,但留下最多的却是遗憾。不过我认为,如果让李逵再选一次,他还是会选择这条路,因为他似乎别无选择。

读李逵的读后感篇3

最近,我看完了《水浒传》这本书,很喜欢梁山108将中的李逵,最喜欢他的忠义、莽撞和傻劲。

先说义。在第四十回中,松江、戴宗被黄文炳陷害,被判死刑。在法场时,梁山伯众好汉及时来救,只见一人赤身赤脚,挥舞两柄大斧,一阵乱砍乱杀,领头冲入法场。众好汉在他身后,拼命的杀出了一条血路,终于救出了宋江和戴宗。这个人就是李逵。可以想象,劫法场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可是他为了救宋江和戴宗,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冒着可能被冷箭射死,被枪刺死,被刀砍死的危险,奋力冲杀。这个情节,把他那“黑旋风”的绰号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不负“天杀星”的称号!

其实,他最突出的是莽。在第四十三回中,他接了老娘回梁山泊,在经过一座山时,他老娘要喝水,他好不容易才弄到了半碗水,结果老娘却被老虎吃了。悲痛万分的他连杀了四只老虎。虽然杀了四只老虎,为母亲报了仇,可是他全然不顾实力,多么莽撞啊!

傻,也是他一大有趣的特点。在第三十八回中,为了给宋江抓鱼,和张顺发生了摩擦,打了起来。在陆上,他把张顺打得鼻青脸肿。张顺跳入水中大骂,激他下水,他果然也跳了下去。可是人家浪里白条的称号可不是白吹的,结果他被连按水中n次,喝了满满一肚子江水,上岸后直吐白水。他的水性不好,可仍然放弃了自己的

优势,入水和因水性好而闻名的张顺斗,用自己的劣势和人的优势比,自然吃了大亏。

不过,虽然李逵又傻又莽,但是,每次想起他干的那些事都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我还有一点佩服。我喜欢这样的李逵,义、莽、傻俱全的李逵!

读李逵的读后感篇4

李逵在水浒传中算是比较著名的人物了,在许多人眼里李逵莽撞而冲动,义气用事,很是鲁莽,但是他是在那时108好汉中对宋江最忠诚的,他把宋江当做大哥,为了宋江,他赴汤蹈火,冲锋陷阵,为的是忠和义这两字,他也是非常孝顺的人,为了母亲一人杀四虎,比武松还要厉害,这体现的是孝。李逵相当鲁莽,有时因为他的鲁莽而坏的许多大事,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而李逵是一个莽撞的人,但他,很忠很义,李逵反映的是当时社会,意气用事,大大咧咧的人,被朝廷坑骗还不知,最后被人拖下水。

李逵当年很是风光,江州劫法场,杀害小衙内,打死殷天锡,沂岭杀四虎,元夜闹东京,他当年也是就救过大哥的人。一提到李逵,人们都能想到那个双手拿着斧头,来去匆匆似黑旋风一样的人,但李逵的死去让人惋惜,李逵,好似英雄般的存在,在人们的心中,他不应该是被区区一碗酒而被毒死。他因战死在沙场,应该完成大业而最终病死。李逵就因为义而被一碗酒毒死

李逵他用自己的死来证明了来说明了什么是真正的江湖义气。

李逵他忠诚不虚伪,爱憎分明,为了朋友两肋插刀,虽说有些莽撞,但他的勇敢与武,也是令人钦佩的,他虽说莽撞,但誓死捍卫自己兄弟的利益,即使自己在人生低谷,也要用双手撑一片天让宋江生还。

读李逵的读后感篇5

“呔!泼贼哪里去?"每每想到这句话,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本《水浒传》。

我第一次翻开书页看书是在五岁左右。那时性子急,什么书都看不进去,翻几页就合上,不再读了。可唯独《水浒传》这本书,却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沉醉于书中。里面的梁山好汉们个个高大威猛,机智勇致,都令我心中激动万分,如力大无穷鲁提辖、刚强勇猛的打虎英雄武松、武艺高强的青面兽杨志、讲义气的豹子头林冲……

...
《读李逵的读后感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