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认识图形2教案5篇
教案不仅是课程的结构,还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一份完整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数学认识图形2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认识图形2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及图形卡片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出示相应的实物。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先辨认,再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应的实物。
(2)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圆柱、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
(1) 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 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搭一搭。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 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看谁摸得准(做一做2)。
(2) 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
(3) 数图形。
五、小结。
六、游戏
小学数学认识图形2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在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感受所拼图形的数学美。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认七巧板
教师出示下图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与反思
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图案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吗?(出示整套七巧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与反思
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这套七巧板中都有什么图形?哪种图形的数量最多?
你们想动手拼一拼吗?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套七巧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出示例3题目要求):请大家读一读题目,看看你们都知道了什么,是从哪儿知道的。
这里有几个词特别重要,你们发现了吗?谁来说一说?
教师随机板书“一套”“拼”“三角形”“多”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二、操作讨论,积累经验
1、观察想象,初步操作
在动手操作之前,请你先想一想怎么拼,然后再按照你的想法动手拼一拼,看谁拼的三角形最多。
2、交流方法,对比启思
你使用了几块板?怎样拼的?
反馈典型情况:
(1)只用2个三角形拼摆;
(2)用3块图形拼摆。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在拼的时候,既可以全部使用三角形的板去拼,还可以加入其他形状的板去拼。拼的时候,从用2块板拼开始,拼出了所有2块板的,再增加板的数量,就能拼出更多的三角形了。
3、操作交流,拓展创新
现在,老师请大家再次用一套七巧板拼摆三角形,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拼摆的。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根据学生使用七巧板的块数分类汇报。
三、回顾过程,总结方法
请大家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在解决“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这个问题时是怎样做的?我们先做什么,又做什么?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理解问题,然后通过观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验证、完善我们的想法,找到用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的方法。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利用七巧板做一些探索。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课后请大家试着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完成教科书第4页“做一做”的内容,看看用一套七巧板能拼出几个长方形。
反思
?七巧板》一课是一节数学活动课,课一开始,我并没有给学生规定内容,而是让学生充分的解放天性,自己动手拼一拼、摆一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在同学们真的活跃起来,兴趣高涨时,我再出示拼摆任务,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的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是一节快乐的数学课。
小学数学认识图形2教案篇3
教学内容:
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