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体育教案教案通用8篇
教案应该与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体育教案教案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体育教案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双脚向前跳,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2、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在纸板上画好格子房子(长方形、正方形和半圆形组成的房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入场,做准备活动。如:小鸭走、小鸟飞、大象走、兔跳、青蛙跳等
二、引出活动主题《跳房子》
学说儿歌:小妞妞,红鞋子,穿着红鞋跳房子,向前跳、向左跳、向右跳。
三、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
游戏开始,幼儿齐念儿歌之后分组双脚跳到一个格子,再双脚跳到第二个格子上,直到把全部格子跳玩后再从旁边走回来。
规则:脚不能踩线。
请个别幼儿示范游戏,就出现的问题交流讨论
幼儿分组游戏,教师进行指导,出现问题随时纠正。
四、放松活动。
带领幼儿学小鸟飞回教室。
活动反思:
一提起“跳房子”相信很多80年代的同事们都会与我一样,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情景,这是一个大众化的游戏,也是很受欢迎的游戏之一,不管是以前还是未来。为了不让这一有趣的古老游戏失传,上周,我也组织我班幼儿进行了“跳房子”这一游戏。选择在这一个时期上这个游戏,是因为其玩法正好适合幼儿的体育技能发展水平,让幼儿通过游戏来练习练习双脚向前跳,锻炼幼儿平衡及身体协调能力,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在本节课中,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这一个游戏,我只画了简单的五层房子,让幼儿进行跳跃的练习,为了不使幼儿运动过度造成损伤。接着我先示范跳房子的玩法,再让幼儿先独自进行练习,掌握技能,待幼儿基本上掌握后,将幼儿分为四组,以接力赛的形式,让幼儿进行分组比赛。采用比赛形式进行活动是为了不让幼儿产生重复单一的练习而厌倦活动的感受,并且比赛形式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与体会与同伴共同合作的乐趣,让幼儿乐意参加体育活动,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本节课幼儿的情绪高昂,不仅得到了体能上的锻炼,而且也得到了情感上的愉快感受,也基本达到了我预先制定的目标,相对来说,是一节较为成功的体育活动课。在接下去的活动中,还可以增加跳房子的难度,再幼儿再次练习,把这一传统游戏流传下去。
小班体育教案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训练幼儿身体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鸭头饰若干、 小鸭图片2个、小鱼模具或图片若干、椅子2把、《走路》、《母鸭带小鸭》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放《走路》音乐,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引导幼儿学一学小鸭走路的样子,学一学小鸭叫。
二、基础部分(一)场地布置场地中间放两把椅子,在椅子背上贴上小鸭的图片,表示小鸭的家。在椅子后面各画两条相距约25厘米的平行线表示小路。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站在小路的一端,并拿好小鸭要吃的鱼。
(二)玩喂小鸭的游戏1.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游戏玩法:排头幼儿沿小路走到小鸭的家,将手中的小鱼喂给小鸭吃(放在椅子上)然后沿原路返回,下一个幼儿再去喂小动物。所有的小朋友都喂过小动物后,游戏结束。
游戏规则:在给小鸭喂食的的路上,一定要小心不要偏离小路,不准争抢,要一个一个的按排队顺序来,不遵守规则的幼儿就会被逐出局,最后看哪一队获胜。
2.教师示范游戏,让幼儿观看,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3.小组pk活动幼儿戴上小鸭头饰,站在自己队伍后面,进行小组pk活动。前一个小朋友喂小鸭时,后面的小朋友为他鼓掌加油。
(三)活动评价活动过程中,对遵守规则、获胜幼儿或小组及时表扬,对有进步的幼儿及时鼓励,增强其自信心,提高活动兴趣。
三、放松活动播放《母鸭带小鸭》音乐,幼儿随着音乐旋律做自由放松运动,活动活动手臂,放松腿部肌肉。
教学反思:
1、我在组织的“快乐的小鸭”活动中,以小班幼儿最喜爱的动物小鸭子和鸭妈妈的`游玩为主线,抓住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和好装扮的特点,以小鸭子跳泥沟,小鸭子躲浪花,小鸭子学露珠翻滚,小鸭子划船几个有趣的游戏练习动作贯穿活动过程,幼儿始终在进行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体现了教师善于紧紧抓住幼儿兴趣点的教育艺术,孩子在活动中兴趣很浓厚。
2、活动中我始终以游戏的口吻,游戏化的情节,游戏化的场景和孩子一起玩,幼儿丝毫不感到被要求,被限制,被强制,而是主动遵守规则,积极练习动作,充分体现了教师心中有目标,教育无痕迹的教学理念。
3、整个活动,不同的场景伴随不同的背景音乐,让小鸭子们兴致盎然,孩子们在发展动作的同时受到音乐美的陶冶。
4、在个别细小的环节中设计连贯的还不是很好,特别是体育活动中要注重幼儿的安全问题,在以后开展体育活动时要做的更好。
小班体育教案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竹梯的不同玩法。
2、愿意利用竹梯锻炼身体,体验玩竹梯的乐趣。
【活动准备】
竹梯、砖头、萝卜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实物激趣。
1、出示竹梯,向幼儿介绍其名称。
2、通过讨论,引导幼儿说说竹梯的用途。
二、探索玩法。
1、幼儿分组探索竹梯的不同玩法,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如:把竹梯平放或者架高,在间隔的横杠上练习过小桥、跳格子:把竹梯一边架高,练习爬坡。
2、请个别幼儿介绍各自探索出来的玩法。
3、通过示范,向幼儿介绍每一种玩法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集体练习。
三、游戏巩固。
1、教师把竹梯的不同玩法整合成游戏,引导幼儿共同创设游戏场景。
2、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幼儿扮演小白兔,跳过田野(从平放的格子上跳过),走过小桥(从架高10-15厘米的竹梯间隔的'横杠上走过),爬上山坡(从一边架高15-20厘米的竹梯间隔的横杠上爬过),到达萝卜园里把一个萝卜后从旁边的小路返回起点。
3、幼儿游戏,教师鼓励幼儿勇敢的通过各种障碍,(老师)指导幼儿通过侧平举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四、交流分享。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各自在游戏中的体验。
2、带领幼儿将器械收拾到体育室,结束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