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夏季活动方案7篇

时间:2024-05-19 15:03:04 分类:活动方案

有了一份活动方案,能够制定适当的活动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活动的效果和问题,一份详细的活动方案可以为未来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明确的指导和安排,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公司夏季活动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

公司夏季活动方案7篇

公司夏季活动方案篇1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保障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制定本方案如下:

1、认真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抓好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要以对一线施工人员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狠抓防范措施落实,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的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要密切关注有关高温天气的气象预报,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原则上,气温超过37℃,严禁11:00至15:00进行室外作业。

3、保证现场饮水供应充足。现场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及各种汤类等,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4、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在夏季根据施工的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5、积极改善建筑工地生产生活环境。要认真落实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满足防暑降温需要,并为施工人员提供清凉饮料和常用防暑药品。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宿舍和食堂必须安装电扇,有条件的单位,应在宿舍安装空调。

6、落实防暑降温物品。要切实关心在高温天气下坚持施工的广大一线施工人员,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落实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温物品。

7、做好夏季防火工作。针对夏季炎热、天气干燥,火灾事故易于发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预防火灾措施,对配电房、仓库、油漆房等易燃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同时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

8、切实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要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扩展阅读

赤日炎炎防中暑,每天喝水要充足。骄阳似火的夏天马上到来了,为了防暑降温,我们可以避免到户外长时间活动,平时还需要多补充水分,加强身体锻炼。什么样的夏季防暑降温方案才算写的不错呢?下面的内容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方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1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中暑事故。

1.1.1高温场所内作业;

1.1.2日光曝晒环境中作业;

1.1.3工作强度过大;

1.1.4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过长;

1.1.5作业人员睡眠不足或过度疲劳。

1.2发生事故的条件

1.2.1高温场所内通风条件差;

1.2.2日光曝晒下作业且无防暑降温措施;

1.2.3在高湿度环境下作业;

1.2.4作业人员患有相关疾病;

1.2.5作业人员精神紧张或身体状况不良。

2高温中暑防治措施

2.1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室内应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有条件的安装空调。

2.2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2.3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

2.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作业时间。

2.5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救治。

2.6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2.7设置休息区域,配置供水点,发放饮水杯。

2.8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3应急响应

3.1作业人员感觉到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

3.2中暑后的症状

3.2.1中暑先兆: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一段时间后,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体温正常或略高。

3.2.2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3.2.3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3.3中暑后的处置方法

3.3.1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病人移到阴凉、通风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扣,平卧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3.3.2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和大腿根部等部位,或用30%洒精擦身降温,并补充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含盐清凉饮料,清醒者也可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3.3.3对日光照射病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头置冰供暖或冰帽,以冷水洗面及颈部,以降低体表温度,有意识障碍呈昏迷者,要注意防止因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3.3.4对重症中暑者应立即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一、基本概况

xx沥青装置高温部位众多,因此在极端气温时间段极易造成人员中暑现象,特别是从事高温作业人员中暑的机率大大增加。考虑高温作业人员在发生中暑之后,特别是严重中暑的员工如何进行有效的急救,并及时消除对其它人员所造成的影响是本预案所考虑的内容。

二、中暑事故危险(害)及症状分析

中暑是由于高温或日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体生理机能失衡现象。中暑后会出现多汗、头晕、眼花、头痛、全身无力、口渴、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胸闷、小腿抽筋、腹部肌肉痉挛,重则...

《公司夏季活动方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