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期活动总结6篇

时间:2024-12-01 18:01:02 分类:工作总结

活动总结是我们不断优化和提升活动质量的保障,活动总结写好了,帮助我们反思活动的执行过程,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学期活动总结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学期活动总结6篇

幼儿学期活动总结篇1

时间就在紧张而又忙碌的一分一秒中过去了,回想起这一学期的小课题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学期我承担了中班幼儿社会行为习惯的培养——服务与责任行为的课题(快乐值日生),通过一学期的社会行为习惯培养课题活动,让我在这一学期中,收获了很多。下面,我将自己这一学期的小课题活动总结如下。

课题形式的改变——每个人都是研究者

本学期我们的课题研究与以往有些不同,以前我们是一个年级组研究一个课题,而本学期,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形式,是每位老师都有一个负责的课题,而且每个课题都有各个年级的老师们,这样我们研究起来会更有价值。本学期,我承担了中班幼儿社会行为习惯的培养——服务与责任行为(快乐值日生)。在一开始做这个课题时,我有好多的困惑与苦恼,我每次都对我所负责的课题把握的不是很好,在每次研究课题时,常常理解的不到位,没有真正明白我所负责的课题是怎么回事儿。所以导致我在一开始时,有些不自信、不想研究,觉得自己不是研究这个的,每次都把重点搞错,觉得自己真的好没用。可是经过几次的研讨、互相交流,我终于懂了、明白了,我找到感觉了,我已经彻底明白了课题的真正内涵。现在的我不在像以前那样苦恼了,而是找到了感觉,觉得自己可以成为研究课题的一名好老师。

社会行为习惯的培养——确立课题名称

本学期我们在开展社会行为习惯培养的小课题时是这样做的:首先我们在园领导的指导下为参加本课题的每位教师确立课题名称,分别有集体活动行为、交往行为、责任与服务行为、遵守规则行为、爱的意识五大内容。然后每位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和适合自己的课题驾驭的能力,各自选择了适合自己驾驭的了的课题。最后老师们通过自己在班里的实施与研究、在每次的课题活动中进行交流与分享、在园领导的指导与点拨中,我们的课题研究有了小小的收获与惊喜。这真是本学期中我们课题研究的最大收获啊!

课题研究中的收获

本学期,我们班研究的课题是服务自己,服务他人,以快乐值日生为研究对象。上中的孩子,他们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他们很愿意帮助老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们也愿意去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他们更愿意帮助班里的孩子,愿意去为他人服务,也很愿意为自己做服务。就是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班里设置了快乐值日生一角,让他们去感受做值日的快乐,去感受为他人服务和为自己服务所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收获。刚开始我们根据幼儿的现有水平和做值日的经验,一起与幼儿制定了做值日的内容,如:擦桌子、扫地、拖地、浇花。慢慢我们通过集体教学、示范、一对一的指导,孩子们都能对各个值日内容有所了解与收获。

随之班里开展的值日活动,我们的小课题也跟着实施了。一开始,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方案,我们的课题预期目标是:1.通过20xx-9月至20xx-6月,让30位幼儿建立起服务与责任的行为,并培养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2.完成课题目标。随后,我们又对所负责的课题制定了标准,我负责的课题——服务自己,服务他人制定标准的依据有:1.并须要立足与孩子,定出的标准适合孩子,这是根本。2.并须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说制定了标准便于老师和孩子操作。最后通过大家一起交流与讨论,我负责的课题——服务自己,服务他人的标准是:1.要愉快的承担工作任务。2.知道工作的要求。3.学会掌握工作的技能。4.按照要求把工作做好。5.工作后要有自我评价。方案和标准都已定出,最后就是在班里实施,作为老师的我们就一名观察者、指导者、记录者,把所看到的、所感悟到的一一记录下来,以便更好的完成课题。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与实施,我们的课题有了很大的收获,孩子们也对做值日都享受到了快乐,而且班里百分之九十的孩子对做值日体验到了快乐,他们对擦桌子、小班长的职责的技能掌握的很好,对工作的要求也掌握非常到位。唯一不足的就是孩子们对值日工作扫地、拖地、浇花掌握的不是很好,对工作后自我评价做的不是很好。

经过一学期的实施,我总结了不足之处,希望在下学期继续加强不足之处,发扬优点。

幼儿学期活动总结篇2

1、从教师的角度理解,区域活动为“集体教学的延续”、“分组活动”。

集体教学的延续:持该观点的教师,指导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集体教学不能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无法兼顾个体,故在集体教学之外,利用区域活动的时间,在相关区域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做个别辅导;有关内容的教学(主题活动)是需要多种活动形式配合和补充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理解和运用;有时由于教学设备不足,做不到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教师只能先在课上示范,课后把操作材料投放到相关区域,让幼儿自行操作。分组活动:教师重点在某一区域指导一组幼儿学习新内容,其他幼儿在别的区域做自己喜欢的游戏,然后交换。

2、从幼儿的角度理解,区域活动为“自由游戏活动”、“学习性活动”。

自由游戏活动:把区域活动视为在集体活动之外为幼儿创设的.一种自由游戏活动的形式。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和玩伴,通过游戏和自由交往获得课堂上得不到的新经验。教师指导较少甚至是不予指导。学习性活动:认为区域活动是一种学习性、探究性的活动,有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任务,幼儿必须完成的一种操作性较强的活动。“区域活动是一种学习性的活动,是要解决教学任务的,有一定的目标制约。”教师的观点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形式,以上两种也是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主要方式。其实这些观点并无对错之分,只是各自理解的角度与价值取向不一样。究竟该如何理解区域活动,重点放在理解它的哪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老师认为区域活动就是学习中心、兴趣中心活动,它是教师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为使儿童进行高效学习、获得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儿童可以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这就是说,区域活动是游戏学习的融合,幼儿通过游戏的手段来学习,而游戏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方式。据以多方面论述,本人对区域活动的理解是,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创设丰富有趣的、多样性的学习环境(活动区),提供有深度有层次的活动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愿地选择活动材料,在环境中有效、系统的进行活动,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区域活动要求教师以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重视幼儿的自主活动,重视幼儿与环境(人、事、物)相互作用,重视在活动过程中的师幼互动,通过观察不断了解儿童、不断创设环境和材料,不断促进他们和环境发生作用,不断促进他们获得经验、获得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幼儿学期活动总结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文章

相关内容

分类

关闭